园视界微信公众号
园视界微信号
园视界手机版 网址导航 每天签到 客户联系 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  
  |  
首页 > 精选作品 > 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

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

2018-04-25      浏览:881      评论:0      点赞:0       分享:0      收藏:0


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

Exchange Square

 

Location: Manchester, UK

Client: Manchester City Council

Size: 1.21 hectares

Status: Completed 1999

Exchange Square, the site of an IRA bomb in 1996,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Manchester, UK. The square is at the heart of a vibrant retail and entertainment district which was developed for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over the last 10 years this district has catalysed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entire city centre.

Vital to the design of the square is that the plaza extends out to the building edges as its success, in part, is due to carefully “borrowing” the activity of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streets. Because of the existing topography, the sculpting of a plaza level change is the major design factor. The level change accomplishes three things. It creates places for a great variety of activities, it provides a setting for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it makes the square accessible to all.

Connecting the two levels is an exuberance of ramps and stairs that become objects of both movement and stasis. These ramps act as landscape-scale furniture, accommodating movement and informal seating.

The upper level is the largest open area of the site as well as where the majority of retail activity will take place. Inserted into this plane are flush-mounted rail tracks with inset colored glass panels lit from below. The tracks mark 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railroads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Manchester. The lines of colored light move the project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a city that can be dark and overcast for much of the year, the effective use of light is a dramatic and wonderful addition to the public realm. Sliding along the tracks are moveable benches that allow seating to be rearranged as needed.

The lower level is the area of the site that will get the most sunshine and will accommodate outdoor dining with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fountain. The historic line of Hanging Ditch is brought to life through an abstracted river. An excavated “ditch” is fi lled with stepping stones and water. Arcing jets spray water along and over the stream. River Birch trees mark the line of the water feature giving a soft and more casual quality to this area.


位置:英国曼切斯特

客户:曼切斯特市政局

规模: 1.21公顷

状态:1999年竣工

交易所广场是1996年爱尔兰共和军炸弹爆炸的地方,它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中心地带。从千禧年开始,这个广场慢慢发展成一个人流量非常大的零售和娱乐中心,在过去的10年里,这个地区促进了整个城市中心的重建。


在这个广场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它延伸到了附近的建筑,因此成功地吸收了附近建筑和街道的人流。由于现有的地形,广场水平高度变化是主要的设计因素。水平高度的改变能为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场所、为周围的建筑提供了一个环境以及让周围所有人都能看到广场。

连接这两层的是一些斜坡和楼梯,斜坡的两边可以作为座位供路人休息使用。

上层是该广场最大的开放空间,也是大多数零售店的所在地。在这片开放空间的地面上镶嵌着有玻璃板覆盖的火车轨道。这些轨道标志着铁路在曼彻斯特工业发展中的历史重要性。玻璃板的彩灯线条将它带入了二十一世纪。在一个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灰蒙蒙的城市里,光的有效使用是一个公共空间在设计上的巨大补充。轨道上是一些可以沿着轨道滑动的长椅,它们可以根据需要来拼座。

图片22.png

下层则是这个广场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并且可以让人们在喷泉旁边用餐。这里有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吊沟”。“吊沟”的下面是一些石头和水,弯曲的喷头会把水喷到石头上然后形成一条小溪。


出处:本文译自marthaschwartz.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费城,美国

介绍

    玛莎·施瓦茨是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为哈佛大学教授。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她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她因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 

    1950年,施瓦茨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建筑师家庭,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她在费城艺术学院选修课程,1973年就读于密执安大学艺术系并获得学士学位。这时她开始熟悉大地艺术,由此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最初的兴趣。1974年她转入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系学习,在这期间遇到了彼得·沃克。由于两人对艺术与景观的共同追求,使施瓦茨找到了继续学习景观的意义,一年之后她获得了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硕士学位,并于1977年进入SWA公司,在沃克手下工作。1990年,为了各自事业的发展,施瓦茨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对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我们可以从其本质和表现形式上分别予以剖析。她用现代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其作品的本质目的是面向大众的、平民化的,出发点或本质内涵是同于现代主义的,而在形式上保留了她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革命精神,即对原有专业原则的超越,对景观一词的自然化联想的批判。

    首先,从施瓦茨的作品所体现的现代主义的本质精神来看,她把园林看作是建筑印记以外的任何事物——道路、高速公路、停车场,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就在我们身边,并不一定只是划分完整的一块土地。

    从材料的应用方面来说,施瓦茨认为,景观作为文化的人工制品,应该用现代的材料制造,并且反映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价值。她还常常使用廉价的材料,从环保和预算的角度考虑,施瓦茨认为用低档的材料创造不平凡的效果不再仅仅是一个选择,而是必要的。此外,她憎恨虚饰,主张设计应该诚实。其实,施瓦茨用廉价的人造植物代替天然植物也是考虑到场地环境的因素,如一些屋顶花园,承重问题限制了植物的使用。

    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中,到处可见波普艺术对她的影响。玻璃、陶土罐、五彩的碎片、瓦片、人工草坪,还有随处可见的鲜艳色彩,也许波普艺术正迎合了她在孩提时代就形成的对鲜艳色彩的偏好。  出于敏锐的艺术视角,施瓦茨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等。达达主义1915—1916年产生于瑞士,其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他们主张艺术与生活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施瓦茨的“面包圈花园”,将面包这种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物作为园林造景的一部分,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模糊掉了,用一种看似怪诞的手法创造了一种家庭氛围。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它是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其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施瓦茨在1987年建成的西雅图监狱庭院(King County Jailhouse Garden)中搭建了一种犹如梦境、舞台布景般的场景。这是一个用混凝土和彩色陶瓷片构筑的场地,为探访的亲友和律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易养护的会谈场所。

施瓦茨的许多作品都是临时性景观或部分地使用临时性材料构建的。这又体现了行为艺术和大地景观艺术家对她的影响。她将景观的建造过程看成是景观艺术的一部分,这种景观的稍纵即逝,使人将时间要素纳入景观的体验之中,体现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如前面提到的面包圈花园,使用这种材料创作临时花园,目的在于创作过程本身,并不是将其作为持久的景观。

    总而言之,玛莎·施瓦茨是一位景观设计领域中的勇敢拓荒者。她用艺术的审美眼光审视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她的作品是体现现代主义本质精神的大众艺术,是发掘城市细微空间的装置艺术,是关注基地文脉的后现代景观艺术,是充满隐喻、关注人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是享受景观变化的行为艺术,是城市中鲜艳的花朵,是随时代跳动的脉搏。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玛莎.施瓦茨一面在哈佛等几所著名高等学府任教,一面通过自己的事务所和菲力普.约翰逊、矶崎新等多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进行合作,完成了纽约雅克博.亚维茨广场、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庭院、德国慕尼黑的皇家侍卫队指挥部、亚利桑那MESA市艺术娱乐中心等很多经典作品。施瓦茨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舆论相冲突,而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希望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得尊重的景观大师。

 


  表情

全部评论

0 0 0 0